上海微短剧行业产值达70亿元,去年出品近2000部微短剧
从今日举行的第二届上海微短剧大会上获悉,上海微短剧行业产值平稳上升,达70亿元左右。产量持续增长,去年上海出品微短剧近2000部;上海微短剧平台共上新微短剧约30000部。今年,上海将继续统筹设立约5000万元的微短剧扶持资金。
从今日举行的第二届上海微短剧大会上获悉,上海微短剧行业产值平稳上升,达70亿元左右。产量持续增长,去年上海出品微短剧近2000部;上海微短剧平台共上新微短剧约30000部。今年,上海将继续统筹设立约5000万元的微短剧扶持资金。
今日(3月20日)举行的第二届上海微短剧大会上介绍,上海微短剧行业产值平稳上升,达70亿元左右;微短剧产量持续增加,去年上海出品微短剧近2000部;微短剧供给明显增加,去年上海微短剧平台总共上新微短剧约30000部。今年,上海将继续统筹设立约5000万元的微短
3月12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司针对微短剧发布了重要管理提示。继对中老年题材、霸总题材进行规范之后,此次管理提示再度聚焦微短剧内容,旨在引导微短剧创作持续向上、向善、向美。
2025 年 3 月,一则关于经典电视剧《刁蛮公主》翻拍的消息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而后官方的辟谣声明又让这场风波逐渐平息。然而,透过这一事件,我们可以窥探到当下影视行业的诸多现象。
近年来,微短剧凭借“短平快”的特点迅速崛起,用户规模突破6.62亿,市场规模超500亿元,成为流量新风口。然而,行业爆发式增长的同时,也出现了题材同质化、剧情狗血化等问题。
2025 年 3 月 14 日,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星光璀璨,由爱奇艺主办、苏文投集团联合主办的 “爱奇艺荧光之夜 —2025 微短剧盛典” 盛大启幕。作为微短剧行业首个全维度盛会,活动以 “荧光闪耀 横竖都爱” 为主题,汇聚政府领导、行业大咖、微短剧顶流演员及创
短剧一直以来饱受质疑,这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大家的焦点主要集中在题材尺度以及内容表现形式上。但剧供需认为这些都不是大问题,因为尺度最终会与传统影视对齐,制作也会越来越好。网大当年不也是这么过来的吗?
内容行业中,每当一个热门品类经历从规模化爆发到持续向前发展的转变时,总会伴随着一个深刻的思辨过程。微短剧亦是如此:业界开始反思内容的同质化问题,并将核心点聚焦在了如何系统性地提升内容品质、不断优化制作能力,以及如何通过精品化来提升商业回报等议题上。
横店影视城的片场监控器前,总导演捏着对讲机的手突然青筋暴起:"卡!那个谁,腰杆挺直了不会吗?看看人家成毅!"这样的场景正在成为古装剧拍摄现场的新常态。当85后古装小生们还在用"霸道总裁式"甩袍子制造所谓苏感时,成毅却用一套颠覆性的仪态美学,撕开了古装剧最后的遮
2025年3月14日,江苏苏州文化艺术中心迎来了一场微短剧行业的盛会——爱奇艺“荧光之夜”微短剧盛典 。这场活动堪称业内首个聚焦微短剧领域的红毯庆典,“微短剧半壁江山都来了”的说法一点也不夸张,众多头部演员和行业从业者纷纷亮相,一时间星光熠熠。
娱乐圈的“及时止损”哲学,在赵露思新剧《恋人》的停拍风波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这部由新生代顶流小花赵露思与彭冠英搭档的都市情感剧,自官宣起便因“俊男靓女”组合未播先火,路透造型频频出圈。然而,从2024年底首次停拍到2025年初复工再陷波折,最终走向“不复拍”结局
核心目标:划清内容红线,推动行业从“流量内卷”转向“质量竞争”,促进精品化、规范化发展。
据统计,目前国内微短剧用户规模超过6亿人,市场规模突破了500亿元。繁荣的市场愈发需要精细化管理,近日“国家广电智库”《【调研札记】红果短剧为什么这么红火》一文透露,广电总局正在谋划出台《微短剧管理办法》,将更清晰划清红线、底线,推动微短剧行业避免内卷式竞争,
2024年,微短剧以“短、爽、快”的独特魅力彻底搅动文娱市场。据IAB China、中国广告协会互联网广告工作委员会与勾正科技联合发布的《短变新局·剧促增长:2024年微短剧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全行业微短剧播出总量超4万部,用户规模突破6.62亿,市场规模
2月20日,首届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大会在深圳举行,红果短剧高调发布“2025年创作者支持计划”,宣布从资金扶持、剧本共享到技术工具全面升级,剑指微短剧行业提质增效。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们不禁要问:这一计划能否真正打破短剧“快消品”的标签,推动行业迈入精品化时代?
中国网络剧行业市场全景调查及未来前景规划报告报告编号:1787912免费目录下载:http://www.cninfo360.com/yjbg/qthy/cm/20240320/1787912.html第一章网络剧相关概述1.1 网络剧产业概念及特征1.1.1
自2024年2月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 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以来,微短剧行业经历了显著变革。该通知推出的分类分层审核制度要求按“重点微短剧”“普通微短剧”“其他微短剧”进行差异化管理,所有微短剧需“持证上岗”,这一措施
中国商报(记者 赵熠如)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提出“分类分层审核”制度、“白名单”制度和“总编辑内容负责制”等三大制度,推动微短剧行业科学化管理,营造良好微短剧生态。
2月5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要求落实“分类分层审核”制度。根据微短剧行业发展实际,按照国产网络剧片分级监管、重点监管原则,对微短剧按3类分3个层级进行审核管理,以差异化、精准化管理优化审核流程
短剧作为新兴的文化娱乐形式,正以惊人的速度崛起,成为当下不可忽视的文化现象。近年来,短剧行业不仅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更在演员薪酬、制作规模、市场收益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最新报道,短剧顶流演员的日薪已突破三万元大关,这一消息无疑为短剧行业的火爆发展再